第111章 名单(2 / 2)

如此,每个储备粮仓存粮至少应有百万石以上,再加上每个州自身的少量存粮,不但足够民间救灾,军粮也不会受到影响。

可这次灾后粮食却短缺的厉害,以至于曲怀两州还需要额外筹集的粮食救助。儿臣怀疑,要么是每年的收成数不对,要么是储备粮仓的存粮被人动了手脚。”

皇帝明白他的意思,朝廷收粮的钱花出去了,可是粮仓里却没有那么多粮食。

陆千尘继续说道:“百姓自然不会有余粮而不卖,除非他们卖不出价格,只好减少产量。若是太平年间,这种问题不会显现,可一旦遇到灾情,需要动用存粮时,就捉襟见肘了。”

朝廷的钱没进入百姓的兜里,那

就是都归了官员的口袋。

皇帝越想脸色越黑,他自知每个官员不可能都是两袖清风,但在救命粮上动手脚,还动的这样多,确实应该好好整治一番了。

“银子是户部拨的,收粮的账册也是他们负责的,户部竟有这样大的胆子。”

陆千尘严肃道:“儿臣认为,户部该查,但下边的人更该查,毕竟户部不能直接去收粮食,而

杨阁老便是杨淑妃的父亲。

陆千尘将一份名单呈上。

里面详细记载了三大储备粮仓从拨款、定价、收粮等一些列操作的人员,其中大部分都做了标注。

有的是杨阁老的门生,有的是杨家族人,有的看起来与杨阁老无关,但又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皇帝仔细看了名单,眉头拧在一起,抬眼饱含深意地看了陆千尘半晌,问道:“这名单你是怎么得到的?”

“儿臣并不是只做救灾和重建这一件事。”陆千尘含糊答道。

名单是玉家给他送来的,因玉家祖先助开国皇帝一同打下江山,世袭定远侯,自陆千尘大舅舅这一代定居在肃州,同时兼任肃州刺史。

玉家远离御京多年,只管理一州政事,但却并非眼瞎耳盲,几代的人脉

积累也是遍布全国。

收到玉贵妃的信后,得知杨家暗中给自己外孙使绊子,玉老侯爷便着手开始查杨家,最后查出了这些名单。

“朕会好好调查这件事。”关乎民生,作为皇帝不可能任由这些蛀虫毁了国家。

收好了名单,皇帝吩咐李全去传膳。

“陪朕在这用晚膳。”

陆千尘看了看天色,拒绝道:“儿臣回来还没见过母妃,去给母妃请安后便回府了。”

皇帝抿着唇盯了他一瞬:“你府里连个人都没有,急着回去干什么?”转而又无奈冲他摆手道:“朕管不了你,去吧,让皇后和那个逆子进来。”

陆千尘出门朝已经冻僵的皇后行礼,皇后阴沉的脸上努力挤出一抹笑容:“千尘,这次真是辛苦你了,都怪你大皇兄不争气。”

陆千尘勾了勾嘴角道:“母后言重了,儿臣只是没有辜负父皇的期望,做了该做的事。另外母后也该劝劝大皇兄,别总听人摆布争着做那些自己做不了的事。”

陆千禹粮铺那个案子闹出来的时候,皇后就猜到了他是想踩着陆千业得民心,今日又听陆千业将这几个月的事情叙述一遍,也知道了他那日早朝主动请旨揽这差事,就是听从了陆千禹的怂恿。

果然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