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宣王昂过来(1 / 2)

荣耀大秦 战五渣 1235 字 1天前

单按大小来算,陈郡算不上大郡,但下辖的县却达到了近二十个。

而能立这么多县,自然是以人口为支撑。

但是阳夏的遭遇以及解惑,让嬴政已经不这么认为。

从阳夏再次启程后,嬴政没有按既定的路线出发前往陈县,而是转往柘县。

由柘县再前往苦、新蔡、平舆、寝、汝阴几县。

相当于是在陈郡内转了一个圈再赶往衡山郡。

而这一圈的沿途所见所闻,让嬴政的心口好似压上了一块大石。

既感觉喘息费力说不出话,又因愤懑而想找人不吐不快。

陈郡口众的流失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而且阳夏老者给出的答案只对了一半。

陈郡北部确实如老者说的那样,但南部却又多了逃匿这个缘由。

而敢逃匿的缘由更是极为离谱。

居然是因为与陈郡接壤的衡山、九江、泗水三郡在坏法后而少有惩戒。

不管逃脱徭役也好,触犯了大秦律法也罢,只要往山中或是湖泊当中一跑便可。

各县廷要么是不追查,要么是因逃匿的太多想追查也追查不过来。

而各县廷胆敢这样做,嬴政并不觉得只为隐瞒过失避免罪责。

更主要的是逃匿的口众再如何隐匿,也离不开盐、布等货品。

只要逃户换取这些,各县就少不了从行商那里缴了钱财。

甚至是慢慢的就能把逃户给录籍到辖地成了正户。

但这样的后果远不是三郡官吏因胆大包天而得利那么简单。

老实人吃亏,触法者逍遥,不仅是在动摇大秦的根基,也是在把他苦苦追求的以法至公至正狠狠的踩在脚下践踏。

而且更可怕的是发现了问题,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

郡守、郡尉、县长、县令杀了容易,可换上来的人依然改变不了这种状况。

问题的根本是出在郡庭与县庭做事的小吏都是当地之人。

这些人不好杀,也不能杀。

杀了连乡里都维持不住不说,更会激起叛乱。

只能是换掉。

可替换的小吏从哪来找?!

关中但凡识字的老秦人,能派下去的已经都派下去了。

根本就无处抽调人手。

面对这种挫败,嬴政即便是再愤懑,也不得不思考根由是不是出在过于依赖律法。

不过思来想去,嬴政还是觉得新政并没有错,种种律法对于天下黔首是最为公平的。

可既然没错,又为什么会出现摆在面前的问题?

这个解不开的结症,让嬴政接连苦思了几日还是无法解开。

只能将随行的朝臣全都召集过来,进行群策群力。

可当李斯、胡毋敬、蒙毅、赵高、顿弱,以及杨端和齐至后。

嬴政逐一扫过这些人后,突然放弃了这个打算。

几人年岁最小的也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且新政伊始就在按新政行事。

其中李斯更是新政的拟制之人。

如果能发现问题,或是有解决的办法早就会上策。

更何况如今的李斯他已经琢磨不透。

“遥祭舜帝之典不可有差错,李卿、胡卿下去准备的再仔细些。”